浮球液位计是一种利用磁耦合原理来检测液位高度的仪表。作为一种连续量测量仪表,其具有结构简单、工作可靠等优点,但实际应用中在测量盲区方面也存在一定不足。
那么,浮球液位计是如何构成的?
有没有减小盲区的方法?
减小盲区又有什么意义呢?
一、结构
众所周知,浮球和导杆是浮球液位计的两大关键部件。
其中,浮球内腔有强磁铁,导杆管腔内有干簧管。浮球套在导杆上能上下自由活动,导杆下端用锁紧环锁死。
当浮球随液位上下运动时,内腔的强磁铁能控制离它*近的导杆内的干簧管动作,使得信号输出,得出液位高度。
Float-11整体结构图
①表头②过程连接③导杆④浮球⑤锁紧环
二、结论
了解结构之后,不难看出测量盲区的由来,即浮球以及锁紧环的高度。
要想减小测量盲区,就要想办法减小浮球以及锁紧环的高度。
需要强调的是,无论怎么减小,浮球液位计的结构决定了它不可能完全消除盲区。
盲区减小的优点在于使得在一定高度的容器内,浮球液位计能检测更大范围的液位变化。也就是说,它能在更靠近容器底部以及容器顶部检测,从而使得测量范围更大、更精确。